發表者:宋仕傑

 

一個偶發的機緣有了想要再見面的期待,每個人見面後展現無以倫比的真情;精采的這一年對很多5866的同學來說,相信一定是永存心頭難忘的一年。

 

故事是這樣開始的:去年中視播出一齣叫好又叫座的八點檔「光陰的故事」,締造了高收視率,也掀起一股有關眷村的懷舊熱潮。瑞仁的牽手知道他來自眷村小學,加上小孩和瑞仁師出同門,都是彭老師的得意門生(瑞仁和他的小孩是學長、學弟喔!),於是慫恿他找尋當年小學同學開一場同學會。

 

98年3、4月間的一個夜晚,瑞仁的媽媽按了我家門鈴,很簡短的告知:「瑞仁想找國小同學開同學會,希望你能參加。」

 

「這一年」從此甜蜜上演著--

 

98年3至6月尋找同學,我想以下這些同學很幸運且帶點無辜的被騷擾,當時應該是一群烏鴉飛過頭頂、整個思維是好多問號加上好多疑惑的線條:「發生什麼事?哪ㄟ可能?」,被尋獲的同學有:劉世澤、王志宏、黃美珍、李宣誼、張郁梅、陳嘉正、趙有明、洪耀臨、朱保華、王東生、黎綵純、程琳珠、林和蕙、劉明海、余台明、傅蕙珍、于燕玲、鍾圓望、盛自強(現住在肯亞,自強的訊息透過他的哥哥盛自立得知)。

 

多出台明囉 

98年6月28日在高雄市「新台灣人的原味」餐廳召開闊別35年的第一次同學會,久別重逢的心情至今難忘,參加的有:彭老師、黃美珍、李宣誼、張郁梅、陳嘉正、趙有明、洪耀臨、朱保華、黎綵純、程琳珠、林和蕙、余台明、于燕玲、鄧貴玲。其中鄧貴玲還是同學會前一天透過鍾圓望聯絡上的,我是當天才遇到,是最大的驚喜。劉明海則在同學會前到彭老師家拜訪。

 

有了這次難忘的聚會,相約半年後再見,希望其他未尋獲的同學能夠參與下一次的同學會。瑞仁架設的5866部落格也在這次的聚會討論定案而誕生,日後果真發揮了超乎我們想像的效益,不但延續了5866的感情,還有更多忠義家族的成員加入。

 

98年7月開始找尋其他同學,在我居住的社區有了王英傑的消息;透過貿商九村已遷居台北的老鄰居找到孫明聖,目前所知明聖是班上唯二在對岸工作的同學。

 

尋人進度緩慢,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,有了大寮戶政事務所洪小姐大力幫忙(非血親尋人5866是最後一個尋人案例,對其他想尋找非親人的朋友而言,5866是何其有幸)。

 

這次同學報到分二批。第一批戶政事務所是以打電話的方式尋找,由於在上班時間聯繫,很多人因此無法接到電話,但還是有吳玉森、謝秀琴、盧元戎、張天敏四人主動與我們連絡。吳玉森剛好從美國回來度假,真的是「來的早不如來的巧」,玉森正要結束假期返回僑居地。比起各位同學,很榮幸能在電話中和玉森聊上幾句。

 

98年8月6日玉森趁此機會到彭老師家拜訪。閒聊過後,老師送玉森到巷口,一路上又聊了一陣子,家人久候等不到老師回家,事後據說因此引起一陣小小騷動,開始溫情上演「尋親記」。

 

第一批成果不是很理想,改以寫信方式動之以情。第二批同學絡繹不絕的來電與我們連絡,成效之好驚呼不可思議。報到的同學有王淑慧、涂相文、李俊德、黃鳳英、湯素倩、黃建中、楊天明、謝玫娟、潘愛春、苗秀梅。

 

每一個同學雖只是電話中對談,那激動、興奮之情不言可喻。那煽情的信柬相信尚未與我們連絡的同學應該都已收到,在這裡仍舊期待能夠早日現身,與5866所有的同學共度美好時光。日後還有這方面的相關故事發生。

 

98年8、9月間,同樣居住在高雄地區的俊德主動邀了瑞仁、建中和我在高雄縣政府前的85℃喝咖啡、聊往事,來個小小的歡喜相見會。

 

這一波波的同學報到隨著時間來到98年9月27日。由於錯過6月份的聚餐,來不及參加的天敏態度積極的想和久違的老師、同學們敘舊,假慶祝「教師節」之名行同學會之實,短短三天招集了一些同學聚餐。

--未完待續--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yi58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