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發表者:宋仕傑

 

還是老話一句:最近有些忙。累積了近10天的聯合報副刊沒時間閱覽,昨晚一股腦兒清光,其中有一篇文章『電視檢驗圖,看過的請舉手』非常吸引我,也勾起我不少兒時看電視的回憶。

 

我想很多年輕人不知道什麼是電視檢驗圖,於是上網搜尋有關這方面的圖片。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,竟然有不少部落格引用,和我一樣懷舊的朋友還真不少,因此更促使我要將這篇文章轉載,讓大家和我一起分享。

 

【2011/01/15 聯合報╱家庭副刊繽紛版╱作者:米果

 

以下二張「電視檢驗圖」引用自http://blog.roodo.com/chensumi/archives/14939935.html

 

 電視檢驗圖.jpg 

 

 台視.jpg  

 

在所謂的「老三台」時代,「檢驗圖」是非常重要的角色。

 

什麼,沒聽過檢驗圖?那你一定是太年輕了。那個年代,可沒有二十四小時不收播這種事情,中午十二點之前都是檢驗圖,播完午間電視新聞跟布袋戲,又出現檢驗圖,到了傍晚再重新開播,卡通片、益智節目、電視新聞、八點檔連續劇、三台聯播,然後是九點半檔的連續劇、綜藝節目、影集,等到夜深了,唱過晚安曲,檢驗圖又來了。周六周日的播出時間長一些,但檢驗圖還是占據時段的霸主。

 

早期檢驗圖是直條狀色塊,後期則是圓形或穿插不規則形狀,用意應該是讓觀眾調整電視顏色。一開始是無聲,後來則播放愛國歌曲或淨化歌曲或連續劇主題曲,但印象最深刻的,應該是三台聯播的〈寒流〉主題曲,「滔滔赤鍋,滾滾寒流……」

 

小時候真的沒什麼時髦的影視娛樂,有時候太無聊了,打開電視,盯著檢驗圖發呆。或是自作主張扳開電視機的小機關,把紅色調得很豔麗,綠色調得很刺眼,接著又繼續發呆,直到開播,唱國歌,然後卡通片就來了。等到大人吃過飯,開始看歌仔戲或晚間新聞甚至是連續劇《包青天》的時候,才發現楊麗花的臉怎麼「青筍筍」,或是包大人的臉為何「紅通通」,就開始上演罵小孩的戲碼。

 

「你看過電視檢驗圖嗎?」已是辨識世代的標記了。看過的,請舉手!

 

以下資料引用自「維基百科」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6%AA%A2%E9%A9%97%E5%9C%96

 

檢驗圖(英文:Test Card或Test Pattern),又稱測色板,是專門測試電視機顏色用的一種靜態圖片。測試色(Color Bar)又名彩色條紋訊號,僅是檢驗圖的一種,兩者並不是相等的關係。電視台每天開播之前,首先播出檢驗圖及測試色,以供觀眾調整電視機。依據檢驗圖,觀眾可以判斷電視機的動作狀態及性能是否良好。在黑白電視的時代,檢驗圖當然只有黑白兩色;進入彩色電視的時代,則以彩色檢驗圖為主流,黑白檢驗圖次之。

 

測試色是利用最簡單的電子方式產生。早期的檢驗圖是使用飛點掃描器Flying spot scanner)或影片放映機組(Telecine camera chain)藉由光線對圖片的反射或幻燈片的照射而產生圖形,其播出時的品質受到光學及機器本身性能的限制,無法得到良好的畫面品質,因而失去了播放檢驗圖的意義,故有電子彩色檢驗圖型產生器的誕生。

 

 

SMPTE_Color.png  

SMPTE色彩檢驗圖

 

Philips_PM5544.png 

  

飛利浦PM5544格式的圓形檢驗圖(無字版)

 

Johnliu-WIKITV.png  

飛利浦PM5544格式的圓形檢驗圖(有字版)

 

Burnt-in_timecode.jpg  

EBC格式的檢驗圖(有時間碼)

 

台灣早期的電視節目開播前,電視台會先放一段「檢驗圖」。由於早期電視台的電視節目與現今比較少許多,或是說電視台的儀器不像現在如此先進,加上必須配合當時中華民國政府的「節約能源」政策,故有時候電視台在早上時段播出一個節目或兩個節目後,則進入收播,過幾個小時後再行繼續播出另外節目,所以「檢驗圖」的映像較容易被使用。

 

在台灣常見的彩色「檢驗圖」,有下列三種樣式:

 

1.第一種樣式為八色檢驗圖,正式名稱為EBC(European Broadcasting Union, 歐洲廣播聯盟)測試圖,從左至右分別為白色、黃色、靛色、綠色、紫色、紅色、藍色、黑色等八種顏色的長方形。這種八色檢驗圖在黑白電視機底下,就會呈現由亮至暗的樣子。(各位如有興趣,可隨意找尋該種測試色,並將之轉換成黑白圖檔,即可知曉。)通常背景音效為消音音效(即長時間的高音「嘟」聲);目前已知台視用過這種檢驗圖。

 

2.第二種樣式是飛利浦PM5544。這是一種有計時器的檢驗圖,圓形的中間為台灣標準時間,上端有電視台的英文簡寫,下端有電視台的中文名稱。背景音效除了消音音效之外,其背景音樂,則為排定在當天晚上播映的八點檔連續劇的主題曲,春節期間,則改播應景的音樂。台視最早採用這種檢驗圖;在《台視二十年》一書中,這種檢驗圖被稱為「電子彩色檢驗圖」。

 

3.第三種樣式是SMPTE(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Engineers, 移動影像和電視工程師協會)測試圖;中視在跟進採用飛利浦PM5544檢驗圖之前,就是使用這種檢驗圖。1983年,中視自行設計電腦軟體,在每日中午及晚間節目開播前之SMPTE測試圖上顯示橫排打字的台名與各分台頻道呼號。

 

早期無論是哪一家無線電視台,檢驗圖結束後,則是電視節目之開始。早期電視節目要先有電視台台聲呼叫,接著播放中華民國國歌。放完國歌之後,台視會先顯示幾張藍底白字、直行打字的台灣省政府政令宣導字卡,然後顯示今日節目表;19904月28以後,則改為先播放中華民國國歌,再播放台視開播音樂〈台視之聲〉,然後顯示幾張台灣省政府政令宣導字卡,最後顯示今日節目表。中視先播放開播曲(1990年以後則不再播放開播曲),然後顯示今日節目表;華視則是直接顯示今日節目表。節目表結束之後,依照節目表排定的順序來播放節目。電視台收播後,有時候也會持續播放測試色;但一段時間後,電視就收不到訊號,呈現黑白點不停流動的無訊號畫面。

 

197611月5,台視率先啟用全電子彩色檢驗圖。19895月22,中視啟用CD播放機播放檢驗圖音樂;1989年6月14日,中視正式啟用工程部利用新購之Ampex電子靜態影像儲存系統(Electronic Still Store)「ESS-3」自行研製之檢驗圖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yi58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