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機場南區(領米喲)-憶桃園空軍眷村

 

領米喲!領米喲!每個月總會聽到有本省腔的人扯著嗓子滿村子叫喚著,不過實在是記不得到底是月初還是月底,哎!管它!反正每個月家裡的米缸快見底的那時候,他們就來了!

原來這是政府透過行政管道,由桃園農會每月定期挨村輪流發放空軍眷屬主副食,發放人員到達村子後通知大家領取的叫聲,錯過了這次的到村發放,對不起!自己就得抽空跑到桃園鎮上農會的辦事處去領了!

主副食包括大米,麵粉,食用油,鹽巴,煤代金,只要是現(備)役軍人及其家屬,不論年齡大小通通都能憑票領取。

[票]大家又叫[條子],像米條子,油條子- -政府比照現役軍人每年也發給眷屬每人一本補給證,依照年齡的大小,區分大、中、小口三種,每個月可以將內頁印有該月份的米、麵、油、鹽、煤等小票撕下來領取實物,還不夠吃的只好自己想辦法了,吃不完的次月的條子可以不領,賣給農會折換現金,因此也有眷村媽媽打麻將時輸光了,就用米條子抵現的,我想那應該是台灣民間最早流通的有價證券了。

領米-1     

(珍貴的56.57.61三個年度大中小口補給證)

 

領米-2   

(62年小口補給證上面的陸海空不見了)

 

 領米-3  

(79年的補給證不但彩色印刷也電腦打字變化不小。以上照片感謝格友u2dh提供。)

 

每當農會的發放員吆喝一陣子後,就各自回到固定的分工位置開始發,通常農會都派兩輛機動車,載米、麵粉的一車,載油、鹽巴的一輛,每車各有兩個人負責,其中有個穿兩趾鞋的是帶隊的,因為它的穿著比較惹人注意,腳上穿了我們從沒見過的夾夾鞋不說,脖子上還掛了個像小書包的帆布袋子,裡面裝的不是錢就是各種米、麵、油、鹽條子,要領東西的,都會先把條子交給他才能領。

領米-4   

(帶隊那人穿的夾腳鞋,其實是日本人常穿的防滑鞋,只是沒見過,感覺稀奇罷了。)

 

領米-5   

(那個年代買不起汽車都是用耕田的耕耘機拖著載了米、麵粉的車斗,挨村的發放的。)

 

家裡人口多的,像是六大兩中,肯定小孩都大了,所以米呀,麵粉就叫大孩子一次整包的扛回家,剩下零的,自己要準備袋子裝,所以領米,領麵粉不稀奇,最吸引小孩子圍觀的,是發油和鹽巴的那輛車、

領米-6   

(載油和鹽巴的車就用摩托三輪車)

 

領米-7   領米-8  

(先從車上卸下50加侖的食用油大桶,再將泵浦插入桶子上方的孔,像汲取井水一樣,分裝入普通水桶中)

 

領米-9   

(最後依據油條子,選取不同的油杓舀油,再經由漏斗灌進領取人自備的油瓶中,以上照片取自網路)

 

鹽巴簡單,就用吃飯的碗,從一包打開過的稻草編織袋中大口的挖一尖碗;中口一平碗;小口一欠碗;差不了多少也就行了!為什麼叫鹽巴這麼老土的名呢?那是真的名符其實,粗粒的鹽中經常會有乒乓球大小的鹽砣,舀到自家的鹽罐中時,肯定會夾雜著稻草梗,跟泥巴沒什麼兩樣,更和若干年之後發的塑膠袋裝的精鹽大異其趣,所以加個[巴]字以示區別!

大人都在忙著正經事兒時我們小孩子也沒閑著,戳米包的戳米包;搞輪胎的搞輪胎;爬駕駛座的爬駕駛座;玩鹽的伸手就抓;也有趁他們不注意時撈一撈油杓過過癮的;反正沒一個閑著,都把這一個月才來一次的活玩具徹底地研究了又研究,非搞到發米的大人發脾氣,轟我們這些討厭鬼走開,否則是不會輕易罷手的!

可你也別以為我們小鬼頭全一無是處,有時候大人忘了什麼或裝的容器不夠裝時,就會隨便差遣一個小鬼,跑個腿報個信兒什麼的!還是挺管用的!況且每家一次領那麼多東西,沒有我們護駕哪行啊!另外有些媽媽沒讀過書,不認識字,又不好意思讓人曉得,就會問:小弟!這兩張條子上面的是米還是麵呀!嘿嘿- - -

吃了國家那麼多軍糧,雖沒幫忙反攻大陸,但最起碼軍眷子弟每一個都是愛國的!就從小弟記得這麼清楚的細節中,就不難察覺得出這麼多年埋藏在心中的那份感激之情!現在大聲的說出:謝謝你中華民國政府!我永遠站在你這一邊!

本文引用取自: 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andreas_peng/article?mid=5462&next=5426&l=f&fid=20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yi58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